发布时间:2023-06-13 07:31:45 作者:崔治 来源:
《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今年,锦州市深入实施“136921”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奋斗目标,抓好“建设东北陆海新通道、打造物流枢纽城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3个重大发展机遇,做强6大工业主导产业,发挥9个县(市)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力促工业产值和经营主体两个倍增,每年引进落地1000个重点项目。
当下,锦州市秉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服务为本”理念,坚持国资、民资、外资“三资”并重,国企、民企、外企“三企”并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开展三年攻坚行动,着力抢占产业转型新赛道。
心无旁骛抓招商
锦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总量做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关键之举。
锦州历史文化深厚、发展基础良好、比较优势明显、发展题材众多。当前,锦州市正深入实施“136921”发展战略,把发展题材变成项目题材,把资源优势变成招商优势,把比较优势变为发展胜势,着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打一场漂亮仗。
“因一人而立一企,因一企而成一业,因一业而兴一市”。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锦州市深化开发区(园区)体制改革,在全市各个开发区(园区)设立41个招商局,41位招商局长是从全市副县级干部中择优选拔的,具有一定招商经验和工作专长。同时,锦州市还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招商“尖刀班”,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精锐力量集中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战场。
千言万语讲招商、千山万水跑招商、千方百计想招商、千难万苦干招商。随着《锦州市2023年招商引资攻坚方案》的出台,提高了全市招商目标,在锦州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誓师大会上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853个新签约项目、300个新落地项目,全部分解下达至“2+5+2”平台和各产业招商专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锦州市实现新签约项目127个,签约额达850亿元。锦州石化40万吨/年针状焦、中信钛业30万吨钛白粉、中国兵器集团北方能源基地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纷纷落地开工。
如今,锦州市秉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服务为本”理念,加快与目标企业进行对接,强化项目储备,力争引进落地一批高质量项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懂企业、护企业、爱企业”的营商氛围,真心实意地与企业打交道,用敬业精神、执着态度和诚信理念,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完善机制抓项目
锦州市聚焦“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2%、突破500亿元”的目标,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项目建设。
锦州市锚定发展战略提早谋划,分级分类压实责任。深入实施“136921”发展战略,通过“赛马”、拉练、“红黄绿”灯、包保、调度5项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进,形成举全市之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建立“一库四清单”,夯实项目投资基本盘。锦州市统筹协调各县(市)区、各市直部门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建立了年度建设项目库,以及若干重大工程300个重点项目、央地合作182个重点项目、亿元以上400个项目、中央资金扶持项目“四个项目清单”,不断增加项目储备和推进项目建设,巩固投资基础。
锦州市充分发挥重大工程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推进锦州港航道改扩建、锦州石化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锦州凌海市大有生态农场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完善项目建设保障。紧盯项目谋划建设全周期、全流程关键节点,采取有力举措,有效破解要素瓶颈,瞄准难点堵点加强政策服务,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环境和稳定预期。
今年,锦州市将工业振兴作为实现城市振兴新突破、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实施工业“16132”重点企业培育工程,突出招大引强,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抢占产业转型新赛道。
加强项目谋划,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结合锦州市产业资源优势,谋划义县冶金及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绿色创新、动态迭代的百亿级项目;贯彻落实省、市全面深化央地合作重要精神,深度谋划华润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产业合作项目。
此外,锦州市还强化跟踪调度,实施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机制,挂图作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帮助落地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环评、标厂建设、生活配套等问题。
全力以赴强保障
锦州市强化要素支撑,针对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6+1”产业项目,打好项目保障“组合拳”。
锦州市各有关部门实施并联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推进工业高质量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发挥园区抓项目强产业“主战场”作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产业集聚与配套,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坚持“双高”推进工作机制,挂图作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双高”推进工作机制,锦州市主要领导挂帅,高频高位顶格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工作问效一体化机制,明确了市、县两级一把手抓产业、抓项目的责任体系。实施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机制,帮助落地企业协调解决用地、能评、环评、标厂建设、生活配套等问题,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投产。截至目前,推进总投资7亿元的神工新建半导体级硅制品、总投资4.8亿元的科星医药中间体等70个项目复工建设;总投资7亿元的中信锦州金属新材料战略平台等52个项目新开工;总投资23亿元的黑山400MW风力发电、总投资0.6亿元的百威啤酒听装生产线等27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未来,锦州市将持续落实“双高”推进工作机制,重点谋划推进投资大、牵动力大的项目建设,及时掌握项目开复工、建设进展、存在问题等主要情况,强化与省直部门、属地政府、项目单位的协同联动,“一对一”“点对点”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困难,打通项目建设“中梗阻”,加快推进丰安焦炉煤气低碳高附加值利用、阳光能源锦州基地扩产、康泰润滑油添加剂三期、时代负极材料一体化等重大项目,确保项目按时开工、顺利投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激发企业投资活力。
锦州市将进一步统筹用好产业基金、融资担保等融资政策手段,撬动更多金融及社会资本支持锦州市工业项目建设。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紧盯项目规划选址、立项、土地、环评、能评、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到工程建设、水电气等配套、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竣工投产等各个环节,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项困难,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同时,加强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服务质量,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入园率和投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