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8 10:56:12 作者:韩雪 来源:
中华先锋网

部分功勋机型:歼-5、歼-6、歼教6、歼-11、运输机3238。
朋友,你知道迎接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荣归故里的飞机是什么吗?
这是一架可在复杂天气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长距离运输任务的运输机——运-20。这种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成功,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能力的国家。
那么,你对与飞机有关的知识有兴趣吗?如果有,那么就来沈阳吧,这里刚好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近距离领略我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第一种超音速歼击机、第一种三代重型歼击机等数十架功勋级实物战机。只要扫描飞机的二维码,就可以自助聆听飞机讲解,还可以坐进歼-15飞鲨驾驶舱,模拟驾驶感觉,在寓教于乐中过足航空科学知识的瘾。这个地方,就是沈飞航空博览园。

沈飞航空博览园外观。

人机交互式体验,给小朋友带来了寓教于乐的体验感。
沈飞航空博览园被誉为沈阳战斗机主题公园,是一座系统介绍我国战斗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专业性展馆,占地2.5万平方米,由序馆、蓝天梦圆、航空报国、振翮高飞、创新超越、功炳天疆、展翅翱翔七个部分组成。展馆不仅详细介绍了沈飞公司七十年波澜壮阔的“航空报国奋斗史”,还展出了有关沈飞公司的近1000余张历史珍贵图片和500多件实物。

“展翅翱翔馆”展出的辽宁舰与歼15“飞鲨”战斗机模型,能让你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

难得一见的机翼内部构造。

复杂的操控面板带来的神奇感,让驾驶舱成为小朋友争先打卡的体验区。
在这里,记录了沈飞航空事业上一个个里程碑式的高光时刻。仿制米格-17飞机,推出中国首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标志中国跨入喷气时代;自行设计研制第一架喷气歼击教练机和歼8飞机,开创我国自主设计制造歼击机先河;制造中国首架舰载战斗机歼15,助推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在这里,记录了沈飞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不懈奋斗的功勋楷模。高方启,曾任国营112厂(沈飞前身)厂长,先后主持制造出我国首架歼5、歼6、歼7等重要战机,为新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徐舜寿,中国飞机设计一代宗师,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设计团队,设计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罗阳,仅在辽宁舰服役两个月,便解决了舰载机起降难题,堪称中国的奇迹。

沈飞公司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为新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展馆三楼为沈飞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罗阳纪念馆,以“大国重器以命铸、航空报国终无悔、深切缅怀永铭记、忠魂永驻海天间”四部分,记录了罗阳立志航空、学习航空、献身航空51载的感人一生。

国家“超八级”钳工陈阿玉使用过的木榔头。
在展馆二楼展柜内,有一个来头不小的木榔头,这是全国劳模、沈飞钳工陈阿玉曾经使用的。1954年10月,沈飞接到航空工业局下达的试制喷气式飞机歼-5的命令。苏联提供的厚厚一沓技术资料和25万个飞机零部件,对沈飞工人和技术人员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在歼-5的试制过程中,几百上千个难题接踵而至。由于很多零部件都不是来自一个厂家,试制工作伊始便出现了机翼标准件结合交点变形、全机标准样件无法对合的难题,钳工陈阿玉则大胆地想出手工校正的方法,用一把木榔头,“敲”下了连苏联专家都很挠头的技术难关。四年后,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陈阿玉荣获国家“超八级”钳工的称号,还获得了工友们亲切的称呼——“神奇的木榔头”。

一位沈飞退休老员工带领孙女来参观,娓娓讲述自己曾经奋斗的点滴故事。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老伴儿也是沈飞退休员工,还有我的女儿女婿,现在就工作在沈飞。”
纵览沈飞航空博览园,陈列的一张张旧照片和历史物件就是沈飞发展的最好见证,它记录着沈飞人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礼赞着沈飞几代航空人的追求与梦想,奉献与担当。如今,沈飞公司生产的歼击机实现了从一代到四代、从陆基到海基的跨越发展,一代代沈飞工匠用忠诚与担当,托起了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腾飞梦想。
(本文图片摄影:韩雪)
(编辑: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