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理论宣讲
发布时间:2024-09-03 08:58:42  作者:董晓菲  来源:《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一重要论述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新征程上,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拓展广阔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践表明,改革和开放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使社会主义中国走上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40多年来,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对外开放实际出发,以对外开放领域重大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到实施外商投资法,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从“新三样”出口破万亿元到成功举办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高水平展会。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新征程上,必须准确把握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进一步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牢牢把握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地位的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科学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开辟合作共赢新境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和活力。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只有以改革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有效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从对外开放的视角看,正是中华民族日益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历史。因此,要充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坚持走好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深化改革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在实现我国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共同发展进步贡献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和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线,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面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个别国家“脱钩断链”,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不动摇,瞄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主动开展全面对接。积极主动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市场准入、反垄断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治理规则,建立多边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等,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打通制约双循环的堵点、卡点。建设贸易强国需要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要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动传统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转型,持续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领跑企业,增强全球资源整合配置能力,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带动更多传统产业组团出海。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完善区域协调布局,多措并举强化内陆地区的开放意识、前沿意识,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积极打造大通道,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的优势。

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通过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更优质外资在我国市场上同台竞争,推动我国企业和产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编辑:马瑞)

             打印